儿童英语启蒙(5):听的实操——要不要翻译 -九游app官方正版下载

2018
2016
2021-9-3 16:46 原创 · 图片7

上一篇文章,我们主要跟大家讲了如何去刷分级书。


本来预告这一篇写分级动画。但分级书的文章发出去以后,很多家长反馈了一些疑问,主要是一些难以决定的选择,例如我们上一篇提了一嘴的:

要不要翻译

这真的是启蒙期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是“如何判断孩子可以进阶”。

问题一个个的解答,我们调整一下安排,今天这篇文章先来讲一下,到底要不要翻译。

翻译派和非翻译派

是的,关于要不要翻译,其实没有标准的答案。在启蒙圈里,两种做法同时存在。

翻译派认为输入的内容应该是可理解的,不翻译不解释内容孩子怎么懂呢,不懂不就白看白听了吗?

而非翻译派则认为翻译会破坏孩子的英语思维。

所谓英语思维,指的是见到实物,能不经过英汉翻译过程,就直接反应出英文意思。比如说看到苹果的第一反应就是apple,而不是先想到中文的“苹果”,进而想着把苹果翻译成apple。

对于要不要翻译各大神们也没有定论。

像汪培珽在《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中,讲到为孩子念英文故事书,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解释),这样一英一中念完三次,以后只念英文”;而盖兆泉在《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中的建议是,物品就指着实物去说,动作就直接展示给孩子看(tpr肢体语言教学)。

宝妈宝爸可以把这些动作“表演”给小朋友

而廖彩杏的观点不同于以上两位大神,她在《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中,提到孩子可以通过图片来揣测词语的意思,并且这样能锻炼孩子的推理能力。也就是不赞同翻译解释的做法。

那么,具体到我们自己家,到底翻译不翻译?

我的观点是要辩证的来看,可以按照以下两个维度四种情况来组合分析:

家长口语:好or不好

宝贝年龄:小娃or 大娃

1、家长口语好 小娃

这种情况无需翻译。家长口语好,可以在生活中和娃一对一英语对话,给孩子提供完美的语言环境,这种建立在生活场景上的对话肯定没有翻译的必要,完全模拟了学习母语的模式,之后接触书面用语也是可以参照我们学习母语那样拾级而上。

2、家长口语好 大娃

日常对话环境无需翻译,接触偏正式的书面用语,如果不翻译,就只能靠在不断的刷书过程中大量频繁接触,再到化为己用。有些类似小朋友小时候学中文,比如“风光旖旎”“静谧”“冬眠”等等词汇,可以不用解释,在不断接触中小朋友最终也会get到词的意思。

这种方法可行但是效率低,如果留给英语的时间够多,可以一试。如果小朋友课业比较紧张,留给英语的时间不够多,那解释后再多听,无疑是效率更高的做法。

3、家长口语不好 小娃

这种情况下,要求家长日常用英语沟通有些强人所难。

启蒙时,输入的方式只能采用看动画或者看书听。

其中,动画片包含了情景信息,是场景化的,小朋友很容易理解,无需解释。

而看书时,在不解释的情况下,孩子可以通过图片揣测词语的意思,并且在后面其他书中频繁遇到而最终理解某个词。如果到中期,分级书进阶之后,词汇量增大,觉得孩子没明白,可以按照盖兆泉老师说的做法——物品就指着实物去说,动作就直接展示给孩子看。

4、家长口语不好 大娃

这种情况没什么可说的。我们自己不行,孩子时间又紧张,翻译的话效率更高一些,是更推荐的做法。

总的来说,翻译不翻译,这一切的前提是孩子有足够的兴趣,只看(听)英文也能听得进去。但如果每次给孩子念书,孩子都因为书是英文的而拒绝,就不要纠结到底翻译不翻译了。如果因为不翻译而彻底把启蒙计划搁浅,那反而是有些因小失大了。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翻译是比较追求效率、能较快出效果的做法。

其实很多人纠结要不要翻译,是担心翻译会破坏英语思维。

按照我们目前的经验来看,答案是不会。

举一个可能不那么恰当、有些极限的例子,现在年轻人见到朋友打招呼,第一反应是hello,这是一瞬间自然而然的说出来的英语,不存在先想到“你好”,然后再把“你好”翻译成“hello”这个过程。

再贴一段盖兆泉老师的理论作为支撑:

关于“英语思维”的“不假思索”、“条件反射”定义,说的是跟“语感”差不多的意思。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英语思维就是英语不熟练的人期待达到的水平而已——不借助母语就可以交流、思考,不用母语在自己脑子里做桥梁,其实是英语熟练了就会自然形成的能力。

不管启蒙的时候有没有翻译,只要宝贝们将来坚持学下去,都可以到那种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看看下面转载麦克老师的视频,希望我们的娃都能到这种程度。不用初中,大学也行……)

前面简单提到我们家的做法,我们是属于翻译派的。

更具体的做法是

前期适当解释,把孩子带进门,后期适当放手,找有生词但不多,或者是后面有glossary词汇表的书给孩子看,不解释也不影响孩子理解的这种,让他们自己通过猜测或者看英文释义知道词的意思,真的猜不懂,而这个词又影响全文理解,那就中文解释下。

在中期,分级书级别高了以后,遇到大多数生词的时候都做了解释。相对来说,这时的词汇量大了很多,很多单词出现的频率也没有那么高,分级书单张图画的信息量也难以让小朋友比较准确的揣测单词的意思。

另外,选择翻译一定程度程度上也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关——更直接,也不喜欢不确定性(他到底懂没懂?)。

另外注意,以上提到的翻译,其实都应该说是“解释”更准确一些。

比如我们之前遇到一个单词“saw”,直接告诉孩子这是锯,因为他年纪小,认知有限,他还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最好的做法就是找一个图片或者某音上找一个锯木头的小视频,孩子瞬间get中英文两个词语,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一直觉得小娃翻译也没什么,中文对小娃来说也是新认知,很难说产生了中文认知,进而影响到英文思维。

而且翻看各大网站,无论是“翻译派”还是“非翻译派”,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我可以略显武断的下个结论:

英语启蒙成功与否,都和翻译没太大关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坚持。

到底怎么做,大家不必纠结,就随心随性,选定某条路,坚定的走下去吧。

本篇先写到这里,下一篇真的讲

听的实操——分级动画

欢迎继续关注,分享我家哥哥妹妹的成长历程~
 

如有疑问,欢迎添加微信交流


也欢迎加入微信群,和几百位宝妈宝爸一起在家给娃启蒙英语。


赞2
收藏4
2年前
谢谢分享👍👍👍👍
2年前
能进行下去都是好的,因材施教最重要
2年前
谢谢分享。。。。。。

推荐阅读

5岁
7岁
日志
日志
4岁
日志
10岁
日志
4岁
8岁
日志
sherryneal
2018
2016
好物甄选
相关讨论
 60个回答
 56个回答
 39个回答
 35个回答
 35个回答
 31个回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