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以后,我一直在陪伴孩子做亲子共读,自诩自己也算是亲子共读的半个专家。
然而,最近和孩子做英文亲子共读的时候,我总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有效信息。
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牛津树1《making faces》。听了相关app的讲解,我才发现故事中的kipper的妈妈身上有个一个牌子“21again”,意识到原来kipper的妈妈那一天过生日,生日蛋糕是为他的妈妈准备的。
于是,我专门读了《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这本畅销全美教育类top1的书籍真不是盖的,很多内容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这本《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读写项目高级研究员珍妮弗·塞拉瓦洛所写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可我觉得作为家长,也很有必要看看书中的内容。
这本书全方位的解读了学生阅读的“术与道”,为孩子设定了13个阅读目标。这些方法在“大语文”当道的应试时代,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太太太重要了。
什么是学生阅读的“道”?
用民间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阅读的“道”就是“在什么地方唱什么歌”。孩子的年龄不同,所处的阅读阶段不同,所阅读的书籍类型不同,所要达成的阅读目标不同,阅读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
孩子们要更好地阅读,可能涉及到13个阅读的目标,而这13个目标并非一蹴而就。
因人而异
每个孩子所处的阅读的阶段不同,你不能指望一个孩子还没学会爬,立刻就开始跑。
例如,我家娃三岁,正处于阅读的萌芽阶段。他的首要目标是要开启阅读之旅。那么身为父母的我,应该努力帮助孩子达成目标1,其中包括让孩子理解一本书的整体和部分,学会认识图片的关联性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也要涉及到阅读目标2,提升孩子的阅读参与度。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要努力去体察他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给他营造比较好的阅读环境,关注他喜欢阅读的时间节点。
而显然,阅读目标12和13在现阶段距离我家娃就很遥远了。
因书籍而异
不同的书籍,所要达成的阅读目标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在我家孩子最近读的分级阅读书籍中,就区分为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
虚构类书籍大多是故事书,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懂得道理、共情情绪,往往有起伏转折。
比如,孩子最爱读的牛津树分级阅读kipper一家的故事,就是虚构类书籍,文末经常会附送一个彩蛋。其中一本讲到kipper和妈妈、哥哥姐姐去看望因为脚骨折而住进医院的父亲,他带了葡萄,但自己偷偷地吃掉了大半个串葡萄,甚至还偷吃了其他孩子带的巧克力。我家娃看完整本绘本,经常模仿绘本讲解老师说的一句话:“kipper真是一个小馋猫”。其实,他在老师的帮助下无意了解了人物个性,实现了第6个目标。
而raz分级阅读中非虚构的内容则很多。对这部分书籍重在知识的掌握而不是艺术性,获取文字信息以及了解主要内容,就成了阅读的重点任务。
比如,孩子读一册关于厨房的非虚构书籍,重心是知道厨房里有灶台、橱柜、冰箱等设施和具体用途。阅读的重点可能是文字,父母和老师就没必要在讲述过程的语音语调跌宕起伏上狂下功夫。
因目标而异
阅读的目标不同,采用的方式方法自然也有所不同。
比如,你希望孩子提升会话的水平,那个希望他能够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说“道”主要是讲关于提升孩子阅读水平的原则,那么“术”就更多的是具体的指导方法。父母和老师可以用这样的几种方法来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达成一定的阅读目标。
话术
帮助孩子提升阅读的参与度,我们可以和孩子玩“寻宝游戏”,告诉孩子“我想这一页还有更多的宝藏”。
比如,牛津树分级阅读1经常有偷看kipper一家的邻居和小狗。我就经常拿这个问题给孩子“寻宝”:“这一次,你找到了那只偷看的小狗了吗?”
动作
我们让孩子留心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时,可以通过手指动作让孩子聚焦。
比如,帮助孩子了解整体与部分的这个小目标时,不妨让手指停留在某处给孩子观察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小动作,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对细节的把握。
工具
这本书虽然并不主打阅读工具,其实让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关注某个网站来获得更多的阅读工具图表,但是在这本书中还是非常有心的绘制了一些工具。
最传统的当然是阅读目标,直观地记载了孩子阅读所需要的方法。
这个精心制作的红色活页纸,就像是给孩子“私人定制”的小工具,让孩子可以通过他们慢慢的学会复述书中的内容。
而这张列举自己喜欢的书和不喜欢书的清单,则让孩子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喜好。
很实用的工具,助力孩子们在阅读的路上愉快的实现那些“小目标”。
话说,最近国外知名网站twinkl放开了资源下载,其中的中文阅读技巧和这本书传递的内容异曲同工。
比如:
好的阅读,从封面开始。
预测也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深度阅读的方式是讨论。
看来,这本书中使用阅读技巧已经逐渐被美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可,也成为了引领教师使用的重要方法。
读完了这本书,和朋友讨论起书中的一个技巧,一个教师的朋友对我说:
我感觉这本书读起来热热闹闹,好有道理。关上书以后却发现好像什么用都没有。
其实,真正落实这些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从无意识使用到有意识应用
初读这本《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很多父母都会沾沾自喜——这些方法我平时也在用啊?
可是,我们平时无意中使用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所处的阅读阶段和急需的阅读目标,使用的也是零散不成体系的。
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指引,让我们在平时的亲自共读中,更多的有机会用切实的行动去运用这些方法,让孩子们真正的爱上阅读。
从纯粹口头指导到灵活运用工具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对于阅读的重要作用。
书中那些小工具,对于很多追求“颜值”的小朋友绝对是利好。
引导他们运用这些工具,甚至逐步自己独立的运用气泡图等思维工具来复盘书中的内容,进而慢慢的提升会话和写作能力,在“大语文”当道的应试时代,尤为重要。就算是不纯粹追求考试成绩,对于孩子们自身学习能力也很有帮助。
从甩手学校到回归家庭阅读主阵地
很多朋友都觉得教会孩子阅读是老师的事情,其实不尽然。
学龄前儿童有大量的时间在家庭中。就算是步入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主要精力也在课内教育内容的完成上,大量的阅读还是在家中实现的。
学会引领孩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孩子就能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有余。
作者珍妮弗曾经说:“阅读策略往往将无形的阅读策略变得有形且可行。”我想,学会引领孩子懂得阅读技巧,孩子一定能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让人生拥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