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一文中提到要借喜马拉雅听上的资源慢慢地为娃讲解他熟读成诵的古诗,在这篇分享下我查找到的资源。
娃背景:
11年10月生的男娃,22个月大时就已经很喜欢拿书来让我重复读到想吐(参:《》)
习惯听中英文音频,能从音频中获取知识(参:《》)
鉴于娃还不识字,并且鉴于娃习惯听音频并能从音频中获取知识,所以对娃的“古诗词”讲解还是主要用听音频的方式,在听的时候适时和娃讨论,妈妈自己听了贮备起来,将来在合适的情境里再带娃体会。
先分享下我们已经听过的可以“勾引”娃对古诗的兴趣的专辑:
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一、二)。娃那时听的时候只有第一卷,相较当时市面上那些“摇摇车儿歌”,新学堂歌显得弥足珍贵。
钱儿学诗词。主角是个男娃,跟着爸爸朗读爸爸喜欢的诗词,因为钱儿爸是语言艺术家,所以michael的朗读也是颇有乃父之风,常听他们提及“冷色调”、“暖色调”,听多了娃也潜移默化地知道朗读时该用什么“色调”朗读。
再分享下之后打算让娃听的带讲解的免费专辑(依计划给娃听的顺序排序):
(备注)3和4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是作为给娃积累用的,而1的作用是想当然尔的,想要扩展,还是得先将课内的拿下。
结语:
这样的选择是根据娃的聆听史,专辑的选择前提是“免费”,所以虽然也有其他好的免费或是付费资源,就不在我的聆听计划内了,当然,在当今“得语文者得天下”的趋势下,将来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专辑,届时且听且调整吧。
###2019/2/16补充###
新发现:
1、“喜马拉雅听”上的“白云出岫”有“从小学到大学必背经典古诗词”专辑,是“大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配套录音。
这本书里的诗词是按“朝代”排列的,家长如果不想跟随任何市面上的“大语文”,自己照这本书按文学史来给娃积累古诗词也挺好的。
2、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宋词画谱,陶冶诗词的同时陶冶国画和毛笔字。
中国的和平崛起、大语文时代的来临,中国娃娃懂得诗词书画还是必须的,如若熟稔更好。
###2019/7/19补充###
1、看到这帖子最近的收藏量大增,但因时间较为久远了,有些专辑的名称都改了,花友按专辑名搜索可能无果,遂补充了“喜马拉雅听”的相关图片。
2、个人倾向对娃而言比较不刺激的资料。健康的饮食大都是比较平淡的,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尝。
3、娃一年级学习游刃有余时,带他朗读了“诗经”,期间找到了两个好用的配套资源。一为原文朗读,一为解析。
两者作为泛听挺好,朗读过的篇目精听更好。
4、娃接下来2年级,打算带他读“楚辞”。
5、大大推荐“婷婷姐姐”的“婷婷唱古文”。大娃很喜欢其中的“短歌行”,借此妈妈忽悠他去学了国画,也计划之后学习“视唱练耳”,以期之后能把“短歌行”更好地表现出来。在这过程中,妈妈也买了小人书,维持娃对三国的兴趣,在一次语言类比赛中,娃主动说要朗诵“短歌行”,妈妈又出下面这个剪辑,让娃品味模仿。
顺着这股三国风,娃暑假的第一本阅读书目就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带拼音的三国演义。顺势听上了袁阔成的评书。
将来,这股三国风将蔓延到“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原文的聆听和阅读。
至于小娃,更是“无师自通”了必备古诗词,“咏鹅”是小菜,“短歌行”、“陋室铭”也可随口来几句,这都得益于婷婷姐姐的吟唱以及吟唱中的朗诵,娃听啊听啊,就熟烂于心。娃终究是要听音乐的,适合娃娃的经典也不多,与其让娃听那些口水歌,还不如听听这些古诗新唱。
6、等娃再大点,“百家讲坛”里关于诗词诗人的节目也可以用上了。